LOGO2

红船女儿——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作者:李文庆、张婷婷 浏览次数: 1299

发布时间: 2021-03-10T14:40:59Z

飞鸿紫砂平台,展览

杜群/展览总策划

刘颖、张婷婷 / 专题策划

2021年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来,浙江女性在党的领导下走出了一条植根于中国历史与现实,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妇女解放和发展之路。“红船女儿: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艺术特展”旨在讴歌建党百年伟业,积极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精神,激励和启迪人民群众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积极向上、奋发作为。本次展览系“2019年度浙江文化艺术基金项目”,也是浙江美术馆“2020—2021百年浙江美术系列展览”之一。以“红船女儿”为策划理念和精神支柱,串联起“回望之眸”“征迈之途”“弄潮之美”“出彩之战”四个板块;同场并置75位艺术家的131件/组作品,涵盖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影像、纤维、玻璃、服装设计、首饰设计、艺术疗愈等多种表现形式;从而彰显中国革命、建设、发展历程中以“红船女儿”为意象的广大浙江女性如何在党的指引下一步步走来的不凡历程、多彩现实以及灿烂前景。

心之所系是家国,情之所归是圆梦。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妇女解放、促进男女平等写在了奋斗的旗帜上,领导妇女翻身求解放、当家做主人。3月6日至4月6日,在浙江美术馆展出的“红船女儿——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艺术特展”彰显了建党一个世纪以来各时期浙江女性群体的瞩目成就和光辉风采。展览以“红船女儿”为策划理念和精神支柱,串联“回望之眸”“征迈之途”“弄潮之美”“出彩之战”四个篇章,立足当今视角勾勒大时代变迁轨迹;以“时代与变革”“现实与 艺术”“群体与个人”三重维度采撷富蕴本土风采的女性艺术时空片段,折射日趋多元开放的美术思潮发展图景;以“行动”“职 业”“常识”为观读线索,通过75位作者创作的131件/组作品、数百张女性面庞,推动观者与作品流动不息的视觉遭遇,在“对 望”中彰示启蒙者、革命者、建设者、领导者、创造者、竞争者、代 言者、守护者、孕育者……等一系列女性形象背后的人格共性。展览运用“策—创—展—藏—传播”深度策划模式推进,总体力求建构一个“现场/线上”同构的红色叙事时空,打造富有女性生命活力和浙江特色的精神场域。

在展厅的西半侧,嫩绿的色调象征着女性解放意识的萌动与觉醒。作为展览开篇的“回望之眸”,通过“主义之光/浙江女性革命先驱群像”(影像装置)和“湖山秋夏:革命烈士秋瑾、夏朋”“世相囹圄:左翼版画中的底层女性”“红色希望:投身革命洪流的女性”四个专题将历史叙事引入到美术领域。《秋瑾组画》《四明山儿女》《启航》《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头像系列》等作品带我们重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重新回望百多年来投身进步和革命事业的浙江女性先驱的身影。

迈入“征迈之途”板块,中绿色调象征新中国妇女事业逐步发展成熟。58件/组作品展现20世纪50年代至2020年,浙江国画、版画、油画艺术家笔下的各界女性劳动者形象及主要事件。自20世纪50年代始,反映女性劳动者健康形象、进取风采的佳作频传,这一时期女性题材画作一扫过往的病弱靡丽,不仅对语言和形象多有开掘,其内涵和旨趣亦富于英雄意识和叙事情态,作为一种审美范式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此时,浙江画坛以兼收并蓄之姿在国画、版画等诸多方面形成了本土特色,也培养出越来越多优秀的女艺术家。《硝烟中走来系列》《洞头女民兵》 《妈妈的新课题》《蚕宝宝》《造船厂人物系列》等美术经典让我们看到女性在享受平等权利,成为“社会人”后积极参与国家建设的生动形象。

呈现紫色调的“弄潮之美”板块象征女性生命智慧和经验的沉淀,集结陈海燕、陈晓蕙、李秀勤、倪献鸥、潘汶汛、施慧、王公懿、吴海燕、叶露盈、郑闻卿等十位改革开放以来艺术成就突出的浙江女艺术家同场展出其代表性作品。如果说在观念和表现样态的探索性、多元性方面,她们承继着某种精神共性,此次展出的纤维、装置、服装设计、首饰设计、玻璃艺术、综合绘画、动漫、艺术疗愈等作品,则或可鲜活地反映出一种强调生命体认、知行合一的媒介意识及坚定的行动方向。

在象征生命光明热烈的红色调“出彩之战”展厅内,大型版画《1921—2021·她们……》及《绽放·时光》四屏联动影像装置以时间的力量和庞大的叙事给人以震撼之感。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一代代红船女儿将首创、奋斗、奉献的红船精神化作基因,融入血脉。

在浙江妇女抗击疫情“伟大的人民战争”部分,一幅幅展现浙江女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作品,充分展现了“巾帼不让须 眉”的豪迈气概,诠释了有召必应、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

画作之外,展览还通过文献、视频装置等方式的进一步聚焦,深化关于标志性人物、事件及现象的叙事,摹绘个体/群体生命的蝶变;通过“重返现场”融媒体播报融通历史、现实、作品边界,开拓图像场域。同时,辅以“少儿图文征集”“乡村美育教室”“展览系列座谈”“艺术家导览”“虚拟展厅”等宣传及公教项目,进一步呼吁全社会对女性成长发展给予更为多元开放的支持,推展历史画卷的当代精神篇章。

(李文庆、张婷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