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崔琳 浏览次数: 1530
发布时间: 2021-12-17T10:09:58Z
揭取修复的北凉弧形重层壁画中的飞天部分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保护研究所文物研究室主任蔡建宏16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表示,经过污渍清除、颜料层加固、地仗层补强等十几道工序的专业处理,该窟内目前发现并修复最完整的北凉横卧式飞天壁画亮相,再一次为研究早期佛教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亦是中国石窟寺考古研究的重大发现。
天梯山是祁连山东线的一条支脉,因“登临之难,犹如上天梯”而得名。岩壁之上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梯山石窟,开凿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1600年的历史。它被历史文献考证为“中国石窟鼻祖”,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
蔡建宏介绍说,近年来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的原则,于2015年10月启动的“武威天梯山石窟搬迁壁画彩塑修复项目”完成了天梯山石窟搬迁壁画表面病害修复、壁画碎片拼接、重层壁画揭取修复、彩塑拼接等修复工作,修复壁画面积300余平方米,塑像70余尊。
“在此次壁画彩塑修复过程中,揭取修复的少量早期重层壁画,再一次揭开了天梯山石窟早期壁画的神秘面纱。”蔡建宏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幅当属位于第4窟中心柱背面第一级塔柱上沿处的弧形北凉壁画,面积约为0.6平方米。此幅壁画中自下而上共出现了三身人物形象:最下面一身残缺,仅存双眼至头顶部分;中间一身为胡跪式供养菩萨形象;上层为横式飞天形象,整幅壁画的绘制风格与北凉壁画完全一致。
尤其是壁画中横卧式飞天形象,其发式、五官、面形、胸饰、璎珞、披巾、长裙等披戴穿着均与1960年揭取的立式提瓶菩萨基本一致,该飞天头部向里,双足向外,虽然腰部略有向下弯曲的姿态,但完全像一身横卧在龛外上部的菩萨,加上略带笨拙的躯体,毫无轻盈飞动的感觉,与其他各有关石窟中那种轻盈飘动、凌空飞舞优美形象的飞天相比,更是有所不同。
蔡建宏解析,整个飞天,无论在线描、设色、晕染、造型以及神情、意态等方面都很纯熟,之所以给人以笨拙的感觉,必然不是绘制技巧的问题,而是早期佛教壁画艺术的独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