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3
发布时间: 2021-03-26T09:56:00Z
总 序
走过充满韧劲、共克时艰、收获满满的2020,我们迎来了满是希望、生机勃勃、重启新程的2021。2021既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党的100周年诞辰。在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特别谈道:“大道不孤,天下一家。”他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语汇,高度概括地表达了全世界人民在“经历了一年来的风雨‘之后的共同心声——’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切体会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作为中国儒道文化中的核心概念,“道”的理念和对它的追寻,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己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与基因,成为我们安身立命的世界观和人生哲学的一部分。在道家文化中,“道”可以理解为大自然或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在儒家文化中,道含有“仁”“忠恕”之意,从某种意义上说,大道,代表着古代政治的最高理想——大同。在《礼记·礼运》中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意为“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这叫做理想社会”。“不孤”则出自《论语•里仁》,所谓“德不孤,必有邻。”意为“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与其相伴”。以“大道不孤”为主题,旨在表达我们始终遵循与坚守”大道“的初心和决心,也意图传递我们始终与全世界人民风雨同舟、命运与共的信念与信心。同时也意在传达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之间一种以艺传道、以艺接力、志同道合、薪火相传的精神。
文艺是时代的先声与号角,艺术家是“培根铸魂、守正创新”,以明德引领时代风尚的主力。中国国家画院作为国家级美术创作研究机构,作为中国美术的“国家队”,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繁荣中国美术、传播中国文化为己任,在注重艺术本体创作,关注现实和时代、紧跟国家各项重大政治活动和重大的历史事件节点,以及常态化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三方面开展学术活动,逐渐强化“培根铸魂、守正创新”的发展理念,坚守精品意识,坚持立德树人,推动艺术创作高质量发展。努力以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歌颂伟大新时代的变革与发展,用真正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
此次中国国家画院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以个展的形式,展出院内中青年艺术家群体的创作成果,形式、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展览以“大道不孤”为主旨,就是要鼓励艺术家们在弘扬艺术大道的同时,不断探索、追寻,交流、互鉴,携伴攀登、弘扬正气,培根铸魂、守正创新,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为创作要求,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新时代的精品力作,为当代文艺事业的繁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除此之外,在2021年,我们也还将由各个专业所组织山河锦绣、国泰民安、千秋伟业、时代画卷、百年风华、和顺致祥、不负韶华、培根铸魂、守正创新等主题性展览,为中国国家画院建院40周年交上满意答卷,为党的100周年生日献礼,也为“十四五”的新征程迈好关键性的一步。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卢禹舜
自题
近年来,中国国家画院为院艺术家举办了“会当凌绝顶”“大道不孤”等系列展,这样的正思护惜,廓然善念,自是中国艺术精神归并之此在。气静神得以闲,漫步院中池沼小径,觉草木风烟奇绝,人物形气相映照,成佳境。
神思往还,少喜操弄笔墨,逢20世纪80年代艺术思潮腾涌,流连书店,尽力购买有新鲜感的图书,或古籍或译著,然年青气旺,安能杜门静读,故多以不求甚解的心态安然之。得舍之间,24岁时书印始得小成,遂再无意之进退,转而深读默识于画,以神媚道,浸千年笔法之数奇,润当下色墨于纸素,白驹过隙,30余年悄然又过去……
默会自心,初寓于内心的是实体性的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渐渐的化为山外山,水中月、镜中花、象外象……进入找不到美的实体的一种情思迷幻,每每对山水之美,花鸟之美,书法篆刻之美发生许多感慨,可共谈,可自语,亦可虚位待之,尽享抓不住作品实体美的心灵荡漾……把玩“虚体美”的无尽想象,进入形而上的人文关怀,渐入有历史意识和总结“当下”意识的主体自觉。
多年来,用心将不同时间下的“影子”刻度下来,日积月累,偶然间驻足回望,作品样式不为风格意识所左右的布陈变化,让我内心时常泛起一种欢喜,追寻到绵延已远的原我……这些是在居京以往和画院生活里里外外的光轮环绕中,对“形上形下”认识的销歇与腾跃中渐次修为所成,使我从原始传统语言的复述者,成为自然运用当代语言的表达者。这种表达虽尚粗糙,但我也无意于形貌的至精至极,只希图远离与各种观念、语言与形式的纠结冲突,最终化生为一种心灵的至美。
无聊时,看看星星,指指月亮,过一下指月望星,揽星却月的“云奕”生活,不亦快哉!
在中国国家画院工作17年了,感谢各位艺术同仁和同事给予多方面的指导与关爱,深深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