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2

寓教于画的“百科全书”

来源:中国美术报 作者:王海霞 浏览次数: 1186

发布时间: 2021-02-07T09:57:09Z

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绘画形式,有着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清代末年,木版年画遍及除西藏以外的全国各地,重要的年画产地达20余个,著名的有天津杨柳青、江苏桃花坞、河北武强、山东潍坊、四川绵竹、山西临汾、陕西凤翔、广东佛山、福建漳州等地。全国每年生产的年画达到数亿张。年画的题材极为丰富,内容无所不包,被专家誉为形象地反映中国传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同时,年画还是非常具有国际影响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世界各国尤其是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国,近百年来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收集和研究中国传统年画和古老刻版。现在,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发展,年画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受到了高度重视。

飞鸿紫砂平台,年画

作为中国民间美术的最大一宗,年画是在山水、花鸟等画种日益兴盛、人物画逐渐衰落之际新兴起来的一个画种,借助年俗文化而发展,又借助雕版印刷术的广泛运用而普及到城乡各地,其表现内容无所不包,渗透到世俗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过去,中国民众的文化生活最为重要的两个事项就是听戏和赏画,所赏之画主要是每年更换一次的年画。年画和戏里好看好听的故事,牵动着人们的心,所谓“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说的就是民间年画的魅力。画里有说不尽的千秋事,有道不完的人间情。它是百姓学习知识的教科书,也是人们通过读图来了解世事的窗口。年画的价值,正在于它不是宫廷少数统治者的艺术和文人雅士个人情感的抒发,它表达的是最广大民众集体的信仰、观念和情感,而这正是认识和了解中国社会的形象资料,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

以描绘往昔事实、英雄楷模、世俗生活为主的年画艺术,在民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主要是由于,从功能角度,年画上承古代“指鉴贤愚、发明治乱”之图画要旨;在技艺方面,则下传六法和线描人物画之技艺,既继承和光大了传统的民族绘画,又形成了适合自身生存的艺术特色,因而能够经久不衰。正是年画艺术在技法上的承上启下的功能,使得正统绘画技艺的流传,在元明之际的传统人物画衰落中断后,北宋以来宫廷“院画”的工笔重彩人物画传统在年画,尤其是天津杨柳青年画中得到了完整的保留。

年画的题材,与现实社会息息相关,它追述往昔史实,褒贬历史人物,向人民传递了爱国主义、民族传统文化思想;它描绘了太平盛世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也展示了分裂割据状态下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情景;它细腻地刻画了岁时节庆、婚丧嫁娶等平凡而又精彩热烈的世俗生活,为终年操劳的平民百姓带来了年节的欢乐;它寓教于画,将几千年中国人民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文化等内容,浓缩到一幅幅构思巧妙的年画之中,成为贫苦的樵子农夫启蒙教育的百科全书;“消寒图”“耕织图”等形式的历画,为农民群众提供了有关农事节气、生产操作等方面的知识;“二十四孝”则在倡导孝道的同时,传播了“百善孝为先”的中国传统孝亲文化……

飞鸿紫砂平台,年画

在描绘现实生活的同时,年画艺术也不忘将历史、文学、宗教等融为一体,将它们与世俗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它赋予儒、释、道和原始宗教、神话传说的崇拜物以世俗形象,甚至以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取代宗教诸神。如以唐代秦叔宝、尉迟恭等名将取代传说中的神荼、郁垒为门神;将唐代道士孙思邈尊奉为与神农、扁鹊同列的药王,等等。

年画艺术还不失诙谐幽默,富有极高的创造性,如对于自己信奉的神灵,它也进行了善意的调侃,于是有了《打灶王》《闹门神》等戏出年画。年画艺术还以幽默的口吻为灶神改名易姓、“婚配”妻妾,乃至创建灶王府邸,增置属神;为捉鬼的门神钟馗添了一位乘轿出嫁的窈窕小妹。

咸丰十年(1860)山东画坊刻绘的《释道治鬼图》,将现实生活中的中华民族反抗英法联军侵占北京、焚烧圆明园的正义斗争,以神话方式描绘为佛祖如来和太上老君率八位僧俗道士子弟痛击三只花猪,寄托了对侵略者的痛恨,起到了唤醒和鼓舞民众团结爱国、共御外侮的宣传作用。此图中的以抽象表现具体的浪漫主义手法,为日后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天津杨柳青、安徽芜湖、福建漳州、陕西凤翔、河北武强及上海等地的反帝和革命战争题材年画的发展,开辟了新路。

飞鸿紫砂平台,年画

综合上述情况,不难看出,年画艺术既富于现实特征,又饱含浪漫色彩,这二者的有机统一使年画的艺术特色更加显著,作品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对年画艺术的研究,小而言之,将有益于了解中国社会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了解年画与文人画的区别、时局变化对年画的破坏或推动作用等,从而勾勒出年画艺术的发展概貌,是填补我国美术史上的空白;大而言之,年画所展现的中国历史,就是一部中国社会民间生活的图像志,也是留给后代的一部形象的史书。